当前位置:首页 > 闲境~健康 > 黄帝内经 > 正文内容

20210906黄帝内经-浮肿和阳气虚了有关

2年前 (2021-09-14)黄帝内经5456

001VbCB4gy6YSrvrrzg2ge&690_副本_副本_副本.jpg

黄帝内经:因于气,为肿,四维相代,阳气乃竭~
这是说阳气亏虚了不能很好的发挥气化的功能~
可以出现水肿的症状~
比如一个人肾亏虚到比较重的程度了,
就容易发生一些水肿症状~
这个思维相代,有两种解释~
一种总结前面风寒暑湿四种交替~
出现相互替代、紊乱~
犹如自然,应该凉的时候反而热,应该热的时候反而寒,那就乱套了~
到了这样的情况,阳气就要快枯竭了,属于虚得比较重了~
这种是从原因的角度来解释~
另外一种是从人体症状表现的角度来说~
就是说四肢交替浮肿~
人体的哪个部位在下就哪里肿~
站着就脚下肿,躺着就背部肿,右侧卧就右边肿~
浮肿发展到这样的地步了,那就阳气快枯竭的表现了~
所以,阳气亏虚是有一个过程的~
阳气消耗越多,亏损程度越来越重~
直到最后阳气亏虚重了,身体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重,各类病症逐渐出现~
而阳气每天都是在消耗的,也需要源源不断的补充~
所以,日常生活应该多加养护~
一方面,注意休息好,熬夜会耗损阳气~
多运动,动则升阳~
另外,内部调补,把肾补好,这样藏精充足~
阳气由藏在肾的阴精化生,阳气才会足~
闲小豆助阳1号应该作为人人常备的基础食疗的~


~~~~~~

原创内容,转载注明闲小豆陈老师

陈老师QQ/微信( xjxxdcls )

闲境闲小豆陈老师拼音首字母

~~~~~~

公众号尾部图.jpg

“20210906黄帝内经-浮肿和阳气虚了有关” 的相关文章

黄帝内经讲了导致生病的原因有三类

之前咱们谈了病机,今天就病因谈谈,选择部分黄帝内经原文,一起来探讨一下导致咱们身体生病的病因,具体分为三类,有哪三类呢?我们还是以挨句细谈原文的形式来谈。先看看原文。下面挨句来谈谈,首先是黄帝在问,“百病之始生”很多病是怎么开始生的。这里说的百病,是指代的很多病,大家都懂。“皆生于风雨寒暑”都是由于...

闲小豆陈老师谈黄帝内经——阳为气,阴为味

今晚还是继续讲黄帝内经。前面两次课开始都是讲的黄帝内经书里的内容了。前面是基础部分。关于阴阳的。今天继续讲基础部分。前面把阴阳的概念讲了一下。那么弱弱的问一下。大家理解了多少了呢?老师每天码字讲解,你们不会都没有收获吧。有点收获就是好的啦。继续深入的去学习,慢慢就越来越多了。还是总结回顾一下上次的内...

逐句细谈黄帝内经—黄帝内经的三观

  每个人有三观和自己的思维逻辑体系,每本书也有对应的三观和思维逻辑体系。一般来说,一本书所呈现的三观和思维逻辑体系就是书的作者本人的,每个人在读书的时候,便会经过一次书的三观和思维逻辑体系的洗礼,由此拓展和提升一个人,也有可能让一个人更加的冲突,这是是关于读书,咱们不扯远了。关于黄帝内经...

闲小豆陈老师:中暑昏迷、大怒生气昏迷、酒糟鼻、痤疮、痱子等都和阳气受损有关

逐句细谈黄帝内经,下面内容为《素问.生气通天论》选段。 “阳气者,烦劳则张,精绝。”咱们常说的动则生阳,人在活动的时候阳气就会旺盛,不论是体力还是脑力活动,烦劳就是过度的劳,此时阳气就不是一般的正常的旺盛,而是亢盛了,亢盛了,就会“精绝”,也就是阳气耗损了之后进一步耗损阴精。一般来说这种就...

逐句细谈黄帝内经——阴阳中有阴阳

从《素问.金匮真言论》选段谈中医里的阴阳,阴阳中有阴阳。“阴中有阴,阳中有阳。平旦至中,天之阳,阳中之阳也;日中至黄昏,天之阳,阳中之阴也;”白天为阳,夜晚为阴。阴中有阴,阳中有阳,也就是阴阳之中有阴阳。太阳出来到中午的时候为阳,属于阳中之阳。从中午到黄昏的时候,同样为阳,但是属于阳中之阴。&nbs...

中医里阴阳的概念以及阴阳在自然和人体中的现象

逐句细谈黄帝内经,从《素问.阴阳应象大论》选择一段来继续谈中医里的阴阳,这里继续谈阴阳的概念,以及阴阳在自然和人体中的现象。 “寒极生热,热极生寒”寒是属阴,热是属阳的,也就是说阴极生阳,阳极生阴,阴阳是可以相互转化的,阴发展到了极限,在一定条件就会转化为阳。阴极可以生热,化生为阳,同样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