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闲境~健康 > 黄帝内经 > 正文内容

黄帝内经与自然健康——《黄帝内经-风论》中风邪伤身体不同部位的典型症状

3年前 (2020-09-06)黄帝内经11994

总结一下《黄帝内经-风论》~

18种风邪导致的病可归纳为四类~

部位、性质、特征、途径~~~

从身体被伤的部位来说~

我就说每种的典型特征~

肝风,多汗,怕风,面色青,咽干~

肺风,也出汗,怕风,咳嗽,气喘~

心风,多汗,嘴唇干,面红~

容易发怒或者受惊吓~

脾风,多汗,怕风,四肢乏力,面色暗淡~

肾风,多汗,怕风,腰痛,阳痿~

小便不畅,面色发黑~

胃风,腹胀,拉肚子~~

肠风,一般受风邪时间久了,风邪传变~拉肚子~

头风,头痛,脸、头部多汗,怕风~

脑风,头晕,头微痛,流清鼻涕~

脑门感觉冷的~

目风,眼睛痒、痛,遇风吹受凉就流泪~

另外,

单纯从病来说~

风邪伤体表~怕冷、发热~

可以是外感风邪,也可以是内伤~

外感风邪入内,化热,

出现发热、目黄为主要症状~

本身身体虚~

风邪入侵~寒化~

出汗,怕风,流泪等~

身体清理能力跟不上~

风邪就会一直停留体内~

 

问:请教个问题啊。总是出虚汗,怎么补

 

闲小豆陈老师:总是出虚汗,一方面是阳气虚,固摄能力差~

一方面就是刚才讲到的,风邪入侵~

这都可以从基础着手,补阳气,养脾胃~

身体基础好些的~

药物稍微辅助,就妥妥的解决了~

身体基础差的,

有些用再多药都拖很久~

 

问:老师这种长年累月积累的风邪该如何处理呢?还请老师慈悲为怀不吝赐教

 

闲小豆陈老师:这种都是身体本身虚了~

所以风邪才会滞留体内·

这种的解决思路就是~

扶正兼顾驱邪~

如果在用药的过程应该注意~

很多驱邪的药物是伤正气的~~

所以,需要注意根据身体情况合理的使用~~

对于养正气~

倒是可以使用性平的食疗~~

长期使用,

养身体基础~~

身体基础的是前提~

用药也要依赖于身体基础的条件~~

气血好,正气足等~~

受了外邪,不用药,或者用药稍微干扰引导,就会好了~

对于身体基础的伤了~

容易引发更多问题~~·

人体的可塑性也非常强大~~

这也要依赖于你的心志了~

因为身体由神主导~

形神一体~

心藏神~

心方面的调整·

外加合适的养护身体基础的素材~

一样可以逐渐恢复的~~

就怕内心的放弃~

闲小豆就是这种优质的自然素材,刚好是身体所需~~~

 

问:这些邪风它怕什么呢?

闲小豆陈老师: 怕正气,阳气~

正气内存,邪不可干~

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~

根据你的描述,

建议你现在,一边养护身体基础~

一边多活动~

避免风吹受凉~

有的人随时光膀子都没问题~

有的人则出汗了就吹不了风~

有的人则任何时候都吹不了风·

都是因为人与人的身体基础状态不一样~

 

因为这个是慢性的,等年龄到了以后身体才表现出来

这就是健康观念需要升级啦~

过去很多人的健康观念还停留在,生病了去医院~

还有更好的健康观念·

在身体本身健康的时候就养护着~~

生活种一些细节稍微注意~

尽量遵从自然的状态·~

不出意外就不去医院或者少去医院·~

过去的很多健康观念,生活中不注意~

积累了问题,最后一身不舒坦,不得不去医院~

我讲的让健康更自然,就是更优质的健康观念~~

 

阿彻:

老师的思想是扁鹊他哥哥的思想呀,

防患于未然

 

闲小豆陈老师:

扁鹊他哥,因为在很多人没有生病的时候就治疗好了~

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,感受不深~

所以不出名~

扁鹊则是在很多人疾病危重的时候治疗好,所以出名~

上医治未病~

 

闲小豆陈老师:未来大约五六年吧,也许更快,预防医学将会成为主流~~

顺从自然规律~~

让健康更自然~

健康的时候就养护着·

 

淼淼海王:

怎么养护啊

闲小豆陈老师:

比如,用闲小豆啊,优质的自然素材,刚好身体脏腑需要的~

淼淼海王:

啥叫顺从自然啊

闲小豆陈老师:

归纳起来18个字~也是一套优质的养生方法~~

顺自然~

避外邪~

节饮食~

慎起居~

御精神~

清心欲~

做到这十八个字,也就可以健康了~

这不需要去做多少~~

其实就是生活模式的稍微切换~

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~

越健康越舒坦~

各方面都进入更好的状态~

 

阿彻 :

老师我貌似一个字都坚持不下来

闲小豆陈老师:

过去的种种,带来如今的身体状态~~

可以考虑切换一下~

 公众号尾部图.jpg

“黄帝内经与自然健康——《黄帝内经-风论》中风邪伤身体不同部位的典型症状” 的相关文章

从黄帝内经认识中医诊断疾病的原则

今晚谈这段。大家先看看原文。”善诊者,察色按脉,先别阴阳。审清浊而知部分;视喘息,听音声,而知所苦;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;按尺寸,观浮沈滑涩而知病所生。以治无过,以诊则不失矣。“那么咱们发车吧。挨句来谈谈。善诊者。这个都理解吧。“善诊者,察色按脉,先别阴阳。”这里侧重是诊断。当然医首先就要诊断。所以...

陈老师谈黄帝内经——阴阳五行

晚上好!有多少人在?昨晚谈了关于诊法方面的介绍。那么今晚我们谈关于阴阳五行。也就是说从今晚开始,我们开始讲黄帝内经书里面的内容了。之前谈的都是书之外的内容。也是方便大家能整体去把握。关于阴阳五行呢。本来是属于古代哲学的一个内容。然而被引用到了医学中来。有什么作用呢?两个方面。一方面是用哲学来作为中医...

逐句细谈黄帝内经—黄帝内经的三观

  每个人有三观和自己的思维逻辑体系,每本书也有对应的三观和思维逻辑体系。一般来说,一本书所呈现的三观和思维逻辑体系就是书的作者本人的,每个人在读书的时候,便会经过一次书的三观和思维逻辑体系的洗礼,由此拓展和提升一个人,也有可能让一个人更加的冲突,这是是关于读书,咱们不扯远了。关于黄帝内经...

逐句细谈黄帝内经—中医里的阴阳

 开始选一段黄帝内经原文,逐句讲讲,来谈谈中医里的阴阳。先看原文。“故曰:天地者,万物之上下也;阴阳者,血气之男女也;左右者,阴阳之道路也;水火者,阴阳之征兆也;阴阳者,万物之能(tai、同胎)始也。故曰:阴在内,阳之守也;阳在外,阴之使也。“我们挨句的来看看。“天地者,万物之上下也”。也...

闲小豆陈老师:中暑昏迷、大怒生气昏迷、酒糟鼻、痤疮、痱子等都和阳气受损有关

逐句细谈黄帝内经,下面内容为《素问.生气通天论》选段。 “阳气者,烦劳则张,精绝。”咱们常说的动则生阳,人在活动的时候阳气就会旺盛,不论是体力还是脑力活动,烦劳就是过度的劳,此时阳气就不是一般的正常的旺盛,而是亢盛了,亢盛了,就会“精绝”,也就是阳气耗损了之后进一步耗损阴精。一般来说这种就...

逐句细谈黄帝内经——阴阳中有阴阳

从《素问.金匮真言论》选段谈中医里的阴阳,阴阳中有阴阳。“阴中有阴,阳中有阳。平旦至中,天之阳,阳中之阳也;日中至黄昏,天之阳,阳中之阴也;”白天为阳,夜晚为阴。阴中有阴,阳中有阳,也就是阴阳之中有阴阳。太阳出来到中午的时候为阳,属于阳中之阳。从中午到黄昏的时候,同样为阳,但是属于阳中之阴。&nbs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