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闲境~健康 > 黄帝内经 > 正文内容

黄帝内经:“阳气者,大怒则形气绝,而血菀于上,使人薄厥。有伤于筋,纵,其若不容~~”

3年前 (2020-08-22)黄帝内经17826

黄帝内经:“阳气者,大怒则形气绝,而血菀于上,使人薄厥。有伤于筋,纵,其若不容~~

当一个人大怒的时候,气血就会往上涌~使得形和气相互脱离了~

血运行的动力依赖于气,气跑了血就跟着气跑~~气血往上跑堵在头部~~~

你会发现一个人大怒了常常面红耳赤、情绪非常激动~严重一点气昏迷了~

大怒之下,肝气也会变得特别亢奋~肝主筋~四肢的筋脉受影响而受伤~~

所以,大怒昏迷之后可以出现气得发抖,或者四肢不会动了~全身或者半身不遂~

安安静静、情绪平静的,养心神,思想上、精神上没有杂念,也不妄想~~~

这样精神调和了,气血也就随之调和了~~~

001VbCB4gy6YSrvrrzg2e&690_副本.jpg

“黄帝内经:“阳气者,大怒则形气绝,而血菀于上,使人薄厥。有伤于筋,纵,其若不容~~”” 的相关文章

学习黄帝内经前要了解的基本情况

今天开始以文字的形式给大家讲解《黄帝内经》,尽量通俗,凡事开始容易,坚持难,我也不例外,大家的支持会是我坚持下去的重要动力,按照我的计划。完成这系列讲解学习之后,那么对于中医算是入门了的,目的是让对中医有兴趣的朋友能对中医有系统的认识理解。本人专注在食疗调理恢复身体,作为中医的基础自然也是首先要知道...

逐句细谈黄帝内经—黄帝内经概述

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在保存下来最早的一部最经典的医学著作。黄帝内经是中医系统理论、以及治病和防病的基础源头。黄帝内经一共十八卷,由素问九卷,灵枢九卷组成。一共81篇。黄帝内经成书于秦汉时期,不是一个人的著作,而是一个时期内的医学著作合编,时间跨度达几百年,大约在在西汉的时候汇编成书。黄帝内经的问世,代表...

中医里的气——生命的本源

今晚咱们主要讲一下中医里对气的概念的认识。气,原本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概念。在医学发展的过程。医学和哲学又相互渗透。为啥呢?因为哲学和医学,都涉及到了自然规律、生命规律。所以,气被引入了医学理论。和阴阳、五行学说一样。中医中的气和古代哲学中的精气学说是一脉相承的。气是有生命力的。一个人生命力的强弱...

逐句细谈黄帝内经—中医里的阴阳,《素问.生气通天论》选段

《素问.生气通天论》选段“夫自古通天者,生之本,本于阴阳。”自古以来,人保持着与天地自然和谐统一,生命的根本,在于阴阳变化。“天地之间,六合之内,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,皆通乎天气,”天地之间,东南西北上下六方之内的所有事物,不论是地上的九州之气,还是人体的九窍、五脏、十二节之气,都和天地自然之气相...

逐句细谈黄帝内经——中医里的阴阳(阴阳和谐是健康之本)

逐句细谈黄帝内经,从《素问.生气通天论》选段,谈阳气的作用,阴阳的相互关系,阴阳和谐是健康之本。 “阳气者,精则养神,柔则养筋。”这里是谈阳气的作用,养神使得神精明,养筋则使得筋柔韧,比如老胳膊老腿的,就是阳气虚了,滋养不好筋不柔韧了。阳气正常旺盛的人,精神就旺盛、精力就充沛。人的筋脉也就...

逐句细谈黄帝内经——阴阳关系的关键要点

逐句细谈黄帝内经,从《素问.生气通天论》选段,谈阴阳关系的关键要点,人体健康贵在顺从自然,阴阳调和。 “凡阴阳之要,阳蜜乃固,两者不和,若春无秋,若冬无夏,因而和之,是谓圣度。”这里说的阴阳相互关系的关键要点,阳气密闭,阴精才能固守,也就是阳气的固摄作用强大了。就能使阴精固密。如果阴阳不协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