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闲境~自然 > 正文内容

六气致病不同特点之寒、暑、湿气的特点

6年前 (2018-09-11)闲境~自然15951

QQ截图20180911163714.jpg

昨天谈了六气致病的不同特点之风气的特点,今天谈寒气、暑气、湿气致病的不同特点。

 

一、寒气。

寒气的性质是清冷、凝滞、收敛的。寒气是阴邪。受寒气入侵的症状特点主要有下面三种。

1、寒气伤阳。寒气入侵之后会伤阳气,导致身体阴寒清冷,水液不化的证候,比如手脚冷、蜷卧,畏寒战栗,呕吐泄泻,小便清长,痰清稀,肢体浮肿,精神萎靡等。在黄帝内经素问中谈到,诸病水液,澄澈清冷,皆属于寒。

2、寒气容易导致腠理关闭。腠理关闭,遏阻阳气,导致发热性的病变。

3、寒气容易导致气血凝滞,收缩筋脉,导致疼痛、胀满等病症。

 

二、暑气。

暑气的性质是炎热的、升散的,开泄的,属于阳邪。暑气容易夹带湿气一起。所以夏天暑热之气伤身同时容易湿气入侵。暑气入侵的病症特点主要有4种。

1、发病就有发热的情况。暑气入侵发病开始就会出现炎热烤灼的表象,比如面红,高热,喘息气粗,汗多烦闷,口渴舌燥,舌苔黄。

2、暑气容易耗气伤津,导致津、气亏虚的症状,比如头昏、自汗、乏力、精神疲惫、口干、没胃口吃得少、尿少而黄等。

3、暑气容易伤心神、动肝风。从而出现神志、筋膜方面的病症。比如黄帝内经中谈到,阳气者,烦劳则张,精绝,辟积于夏,使人煎厥。煎厥就是说的受暑气入侵导致中暑的症状。

4、容易携带湿气,导致暑湿同时存在的病症,特别是在夏天的时候,受暑湿入侵之后,常见四肢困倦,精神不好,懒得动,胸闷气短促,四肢关节沉重、疼痛,另外也有身体热而烦闷,心下面的位置胀满,尿频而黄,大便稀溏频繁,有的会口渴有的不会,自汗重,也有的汗少。


三、湿气。

湿气的特性是粘滞的、是重浊的、向下的,属于阴邪。受湿气入侵常见有这些病症特点。

1、容易阻塞气机,影响脾胃的正常运化,导致脏腑气机停滞、津液内停的症状,比如心痛、耳聋、咽喉肿痛、小腹肿胀、水肿等。

2、容易 导致肢体沉重、僵硬疼痛的情况。

3、容易导致分泌物增多,污秽增多。比如出现呕吐,大便稀溏不爽,小便浑浊,带下腥臭,皮肤湿疹神志化脓,舌苔厚腻等。

4、病的位置固定不容易改变,病的时间容易缠绵不断拉长。

5、病的位置容易向下,比较多见的是下肢肿痛、沉重、麻木,阴部湿疹,小腿溃疡,大小二便异常,腰下重胀不舒服等。在灵枢中谈到,清湿则伤下。

今天就谈这些。


“六气致病不同特点之寒、暑、湿气的特点” 的相关文章

从中医全面认识理解脾胃

关于胃的课程,咱们将分为三个方面来讲。(一):全面认识脾胃。(二):脾胃出现各种问题的原因。(三):找准问题,用对方法恢复脾胃健康。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学习,你就能对人体脏腑中根本的脾胃有全面的认识,同时遇到问题能发现问题,并且知道如何解决问题啦。今晚咱们就谈第一个方面:全面认识脾胃。关于全面认识脾胃呢...

女性生理特点和妇科病原因总结

今天咱们就针对妇科病的产生原因,做一个相对全面的总结和概括性的讲解,大家对妇科病的方方面面的原因有个全面的了解了,遇到问题了,就能知道方向,知道从哪些地方去找问题了。找到问题,解决问题。其实这个八个字,用好了,不仅仅是咱们谈的养生,在你的人生,你的工作,方方面面都会呈现另外一种状态的。要正确客观的认...

闲小豆陈老师谈认识理解五行学说的基础

   昨天讲了中医五行学说,后面有朋友反馈说没有怎么听懂,似乎讲得深奥了一些,那么今天就再来谈谈,以更通俗易懂的方式谈谈。  首先,需要明白一点,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,和阴阳学说一样。因为同样是对自然规律的描述,所以被使用到了医学里。使用...

肺主一身之气——营卫之气和清阳之气

继续谈肺主营卫之气。和宗气一样。一方面,肺主营卫之气的生成。一方面主营卫之气的运行。营气生于中焦。卫气生于下焦。这块咱们之前讲黄帝内经也讲过了。人体受水谷精微之气,通过中焦脾胃的运化,然后上传到肺。清者为营,浊者为卫。脾胃运化了水谷精微,加上来自下焦的阳气,然后上传到肺,在肺部汇合,变成营卫二气。营...

关于理解肺朝百脉的关键

关于肺朝百脉的理解,简单谈几个关键点。肺朝百脉,朝字应该理解为潮动的意思。肺的宣发和肃降犹如潮水涨落,进而使气血输布周身。百脉就是指的周身经脉。关于肺朝百脉的理解,关键性的就在这里。肺主一身之气,来自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上传到肺。然后由肺输布到全身,五脏六腑以及全身才得到滋养。这个过程中。几个方面。第...

十二经脉的循行用词说明

谈经脉的循行之前,需要先把经脉循行中用的一些词说明一下。黄帝内经对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有详细的论述,在经脉循行的路上,经脉的开始叫起,连于该经脉的脏腑叫属,与该脏腑表里相通的叫络,沿着某自然标志走的叫循,自下而上的叫上,自上而下的叫下,走过其它经的周围叫行,通过支节旁边的叫做过,穿过中间的叫贯,并行于...